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(chuàng)新研究院獲悉,該院張澤研究員團隊首次實現(xiàn)像素“分割”成像,成功開發(fā)出超采樣成像技術。該技術能夠顯著提升圖像傳感器的像素分辨率和成像質量。相關研究成果發(fā)表于《激光與光子學評論》雜志。
數字圖像傳感器的像素規(guī)模和性能
是影響天文、遙感等領域圖像成像質量的核心要素。在當前的芯片制造水平下,數字圖像傳感器的像素分辨率和成像質量已臻極限,難以大幅提升。超采樣成像是一種能夠突破像素分辨率極限,利用少數像素傳感器實現(xiàn)大規(guī)模像素顯像能力的技術。
“這項技術能夠繞過芯片制造水平的限制,為突破像素分辨率成像提供一條穩(wěn)定性很強的技術途徑。”張澤說。
張澤團隊開發(fā)的超采樣成像技術,目前可以把像素規(guī)模提高5×5倍,即利用像素分辨率為1000×1000的數字圖像傳感器可以實現(xiàn)5000×5000像素分辨率的成像。同時,隨著標校精度的進一步提升,該像素分辨率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。“打個比方,原有像素是一個方塊,通過我們的技術可以將像素分割,等效變成25個像素(方塊),對應著像素規(guī)模提升了25倍。”張澤解釋道。
以紅外圖像傳感器為例
市場化的成像芯片分辨率一般在2000×2000以下,3000×3000、4000×4000的成像芯片尚未有成熟的商用產品,而采用超采樣成像技術就可以利用2000×2000的芯片實現(xiàn)8000×8000以上的像素分辨率。
張澤表示,目前該技術已分別在室內、室外對無人機、建筑、高鐵、月亮等目標進行了成像試驗,顯示了良好的技術穩(wěn)定性。
圖片來源|東西南北雜志社
(聲明:本號所發(fā)內容僅作為信息傳遞之目的,版權歸創(chuàng)作者所有,如有不妥請及時聯(lián)系刪除,謝謝。)